(通讯员 李小军 刘喆 刘明鑫)“感谢志愿者同学们的科普分享,孩子们深受启发,航天梦想在他们心中已经生根发芽,非常期待你们能够常来和孩子们交流。”在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举办的“小我融入大我”航天科普公开课社区实践活动上,一位学生家长分享了她的感受。
为进一步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按照校团委统一部署,空间学院团委于3月17日组织学院“星空”志愿宣讲团全体成员以及2022级团支部成员共计20人前往碑林区标新街社区开展社区实践活动,面向社区小学生群体开展“星空科普课堂”情景教学和“小小科学家”创新实践系列活动。志愿者们借助行星地图、天体物理教学软件、水火箭发射器等教学实验工具,将复杂深奥的科学理论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趣味知识,引导“小小科学家”们感受科技的独特魅力。
在课堂情景教学环节,志愿者们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帮助现场学生对太阳系的构成、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宇宙中的物理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讲座中,志愿者运用行星地图展示了太阳系模型,详细解释了太阳系各个行星的相对位置、大小比例以及显著特征。借助天体物理教学软件,志愿者模拟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为小学生们直观展现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在趣味科普实验环节,社区小学生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共同组装了“自己的第一台飞行器”——水火箭模型,并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了水火箭发射器所蕴含的基本物理原理。“普普通通的塑料瓶,加上水就能飞上天。简简单单的打气筒,打上气就是发射塔……三二一,发射!”伴随着发射的号令,水火箭腾空而起,“小小科学家”们的科技梦想也随之扬帆起航。
据悉,此次航天科普公开课既是学校团委“小我融入大我”常态化社区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也是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星空”志愿宣讲团科普进社区系列活动之一。学生志愿者们走出校园、走入社区、走进教室,将课程专业知识和科技创新技能转化为实实在在能够让社区居民受益、让中小学生受用的言与行、事与物。在科普知识、传递爱心的过程中,用实学实干真正实现“小我融入大我”。